首页 > 实用范文

人生成败故事经典(通用多篇)

时间:2025-07-16 07:10:56
人生成败故事经典(通用多篇)(全文共5992字)

[导语]人生成败故事经典(通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人生成败故事 篇一

先让自己成为“千里马”

人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天津80后女生季冠霖,年仅35岁就两次遇到了自己人生的伯乐,不能不说是幸运之极。

说季冠霖大家也许很陌生,如果说《甄嬛传》中的甄嬛、《芈月传》中的芈月,可是家喻户晓。而季冠霖就是这些主人公、演员孙俪的配音。季冠霖还为《神雕侠侣》、《美人心计》、《阿凡达》等近400部影视剧配过音,被喻为“明星共同的声音”、“配音女王”、“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成为专业的配音演员,对季冠霖来说完全是个意外。

考入天津师范大学的季冠霖,主修播音主持专业,出身梨园世家的她,梦想将来能成为节目主持人。上大学期间,她凭借一副好嗓子和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经常给广告配音赚零花钱。

一次,她在录音棚配音时,偶遇了她的第一位伯乐——著名配音演员周海涛。周海涛被她到位的口型、甜美的嗓音、认真的态度所打动,主动找到她,问她是否有兴趣为译制电影配音,季冠霖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满口答应。在周海涛的引领下,她利用课余时间在天津配音圈做了两年的译制片配音,配音作品近百部。

季冠霖是个努力、细致、精益求精的人,在做译制片配音的日子里,她用“笨鸟先飞”的故事激励自己,每接到一个任务,她都会提前练习,想好各种突发状况,反复琢磨磁带,把所有台词都背下来,把磁带看得滚瓜烂熟,哪儿停顿、快速、沉默、嘶喊……全部记在心里,真正做到了然于胸、信手拈来。正式配音的时候,她不用看台词本就知道下面要说什么,而且做得特别到位,让很多配音前辈都不得不服。

临近大学毕业时,她在北京接了一个活儿:给某银行录一个宣传片。在录音棚里,她遇到了她的第二位伯乐——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配音演员、配音导演齐克建。季冠霖是宣传片中的女声配音,而齐克建是男生配音。由于工作需要,他们相互留了个电话,并做了几次简单的交流。此时季冠霖并没有意识到,齐克建会在她最艰苦、最迷茫的时候给了她一次重要的机会。

毕业后的季冠霖因为身体原因辞掉了天津交通台的播音主持工作,投奔北京的男朋友后也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当所有的门对她关得紧紧时,她想起了齐克建老师。

人家可是配音界的四大金刚之一,配广告都是按秒算钱的主儿,那么大的腕儿,能答理她吗?纠结、斗争了半天,季冠霖小心翼翼地拨通了齐克建的电话。“好好好,行行行,我想着,我想着……”听起来,明显是客气话,大名鼎鼎的配音导演怎么可能会把她这个无名小卒当回事呢?

让季冠霖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她接到了电话:“这儿有个戏,《张大千》的女三号,你来试试吧。”面对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她深知,必须牢牢把住。在正式配音的前两天,她在录音棚整整看了两天,去得比别人都早,回去得比别人都晚,整个人精神高度集中。两天之后,她开始正式录音,让大家惊奇的是,这位初出茅庐的新手在整个录制过程中,口型能一点都不错,甚至比一些资历老的配音演员都要准,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于是,大家的认可让她走进了北京配音圈。

从小乔、小龙女到东方不败、赵敏,再到甄嬛、芈月,“配音女王”季冠霖凭着“不疯魔,不成活”的工作态度, 走上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谈起自己的成功,季冠霖说:“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么神奇,我只是幸运一点罢了。”岂止是幸运,更多的是奋斗。“很多人都在寻找成功的捷径。捷径或许真的存在,可当它还没有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还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吧。”季冠霖在自己出版的《我们都要和固执的自己坦诚相待》书中,字句间透露着她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虽然正如季冠霖自己所说,很幸运,但之所以幸运,不光是因为她这匹“千里马”曾两度遇见了“伯乐”,由这两位“伯乐”把她从一个台阶送上了另一个台阶。然而,我们更应该从季冠霖身上看到:要想遇到“伯乐”,自己先得成为“千里马”。

人生成败故事 篇二

把时间花在进步上

如果你研读马云的人生,在前37年里,他的人生就充斥着2个字:失败。37岁之后,他突然飞黄腾达了,秘诀就是四个字:永不抱怨。

我对这四个字的体会越来越深。原因是我接触的成功人士近期进入核爆炸状态,我和这些人打交道,再加上我自己的体会,发现,成功的秘诀就是这四个字:永不抱怨。

我很欣赏我现在的投资人吕超。欣赏他的原因是,在我和他合作的初期,我对他的折腾真叫层出不穷。先是签了电视剧“宝贝”,交了两集半剧本,跟他说,对不起,我要改写“心术”了。他说,好。撕毁合同重签。“心术”小说在写作过程中,滕华涛导演因与吕超从未合作过,对他心存疑虑,要撤销与他的合作。我觉得这种话人在江湖都说不出口,谁知,他又说好。我说,预付款我退你。他说不用,迟早会合作的。

后来又出了一系列的事情,我曾不好意思地跟他道歉,谁知,他回答我:“我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我就心慌。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交给我。”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责任的划分区域,他有力拔山兮的气概。整个交往过程,我发现,吕超是这样一个人:他从不抱怨。

认识他久了,发现圈内人对他评价极高。他既务实,人缘也好,既有做大的决心,也不吝啬与他人分享蛋糕。我当时就一个感觉,这个年轻人,未来无限美好。他的一个短信,我留到今天:要做事,不仅要能屈能伸,还要任劳任怨。

我最近在装修,我对装修师傅也是赞不绝口。他是我的一个医生朋友介绍给我的,朋友对他的评价是:耐折腾。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就花很长时间和我沟通我喜欢什么样的风格。他隔三差五会带我到建材城去选购我喜欢的材料,同时在我的预算和我的喜好之间寻找平衡点。

我订了客卫的墙砖和地砖,这是我自己选的。等看到半壁江山的时候,我竟然后悔了。我说:“这不是我想要的!”他竟然比我还平静,问我:“你想要什么?”我想想,觉得不好意思,说:“算了,我认账,我能忍受。”他对我说:“别。难得装修一次,要用好多年,别凑合。你不喜欢,没关系,我们改。”我嫌麻烦。他说:“满意是最高标准,只要满意,不怕麻烦。”最终,他既没让我多花钱,又实现了让我满意的双赢局面。

另一个细节是,我跟唐师傅说,我要做电视机的背景墙。他推荐我几种墙纸,我都不中意,我最终请了学美术的同学替我手绘,价格还不贵。当我打开电脑向唐师傅展示我的星空背景墙的时候,他立刻掏出硬盘要拷贝,且跟我说:“这个创意好,以后我要用到其他客户家里去。”他的辞海里,没有愤怒、不满和责怪,只有提高、再提高,学习、再学习。

我跟唐师傅说:“我相信,你的未来会做得很大。你现在才三十岁,是个只带二三十个工人的小老板,未来,你还会有大公司的。你根本不用担心自己未来买不起房子,因为你进步的速度会高于房价上涨的速 ……此处隐藏920个字……,却没有边防证过关。在这里,他认识了一个同样没有边防证却也想去深圳的年轻人。

那天上午11点时,李勇正在南头关口徘徊,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对他说,“你也想去深圳吗?我们找个熟悉这里的人带我们去吧!”没多久,他们找到一个专门干这种事的人,各自交上50元钱后,在那人的指点下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了过去。李勇正心痛花了50元钱,同伴却深深吸了两口气,兴奋地叫道:“深圳,我潘石屹来了”

李勇知道了同路人叫潘石屹,比他大两岁,甘肃天水人,是从国家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来闯深圳的。李勇吃惊地说:“你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干,来深圳干吗?”潘石屹说,“深圳发展那么快,我肯定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在深圳市布吉镇,李勇和潘石屹白天四处找工作,晚上就挤在3元钱一晚的招待所里。一星期后,两人把口袋翻了个遍,只剩下5元钱了。李勇沮丧地说:“这可怎么办?明天得饿肚子了。”潘石屹乐观地说“我们不是还有一身力气吗?明天去卖苦力,暂时解决生存问题。”

第二天,他们在布吉镇一家工地上找了个挑砖头的活儿,每天10元。一个月后,两人各领了350元的工资,潘石屹对李勇说“老弟,现在我们可以出去寻找更好的机会了。”李勇有些不舍我们就在这里把工程干完吧,一年可以存好几千块呢“潘石屹说,”只要我们找到更好的机会,不要说几千元,就是几万元也不值一提!“最后,李勇跟他一道辞了工。

1987年11月,他们应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正泰贸易公司的业务员。公司主要销售电话机,底薪200元,再按业绩提成。潘石屹点子多,他们很快就打开了销售局面,月收入从200元涨到500元。但潘石屹并不满足,一天,他兴奋地对李勇说,”老弟,报纸上说海南建省,成了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我们一起闯海南吧“李勇大吃一惊”潘哥,去海南人生地不熟的,每月能挣这么多钱吗々“潘石屹笑道:”你放心吧,海南刚刚建省,机会多的是。我们去,一定不会错!“就这样,1988年5月底,两人各自带着1000多元积蓄闯到了海口。

”潘哥“除了折腾还是折腾

然而在海口,两个月过去了,他们仍没找到好工作。眼看带的钱快要花光了,潘石屹还每天买报纸看,李勇心急如焚”我们饭都没钱买了,你还看报?看报能赚到钱吗?“潘石屹说,”我们不怕吃苦,还有什么可怕的万一没钱吃饭,就去卖苦力呗“

那年8月26日,李勇和潘石屹手中只剩6元钱了。中午,潘石屹拿着5元钱去买了一份盒饭,两人分吃后。顶着太阳继续走在大街上,渴得嗓子都冒烟了。潘石屹拿着最后1元钱买了瓶矿泉水,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把一瓶水喝得一滴不剩。潘石屹擦了擦嘴巴,提议说:”这里到处办砖厂,去砖厂打工吧!“

当天下午,他们来到海口市东英镇的一家砖厂做工。砖厂建在山上,不一通电,只能点煤油灯照明,挖土、和泥、脱砖坯和垒砖墙全靠人力。李勇很后悔,”潘哥,在深圳时安稳轻松,挣的钱也多。现在倒好,这活又脏又累,还挣不了几个钱……“潘石屹说+”我们这样干下去的确不是办法。明天我去和老板谈谈。“李勇很不解:”我们刚来这里,能谈什么?“潘石屹笑了:”现在不告诉你,你明天跟我去就知道了!“

第二天,潘石屹一条一条地给老板提建议引水到厂提高工作效率,雨季搭建雨篷烧砖……”老板,我不会一辈子在这里卖苦力,如果你信任我,就让我帮你管理这个砖厂,第一个月暂时付200元钱工资,保证比现在的效益好。一个月后,我让你心甘情愿地付我500元工资。如果你不信任我,那就算我没说!“老板想了想,说:”我想想,明天再给你们答复。“

李勇说:”潘哥,你真大胆,和老板刚见了一面,就向他提建议,要当厂长……“潘石屹说,”他如果答应。我觉得我能管理好;不答应,我也不会亏什么。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第二天,老板叫潘石屹和李勇一起吃饭,表示潘石屹说得有道理,答应让他做砖厂的厂长。

潘石屹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花几百元钱买来水管,从山上引水到砖厂和泥,又买来小型发电机,方便夜间照明和加班……这样效率提高了很多,每天的生产量也提高了不少。潘石屹把砖厂管理得有声有色,老板第二个月便把他的工资提高到每月500元,3个月后提高到800元。

多年后他怎么就成了亿万富翁

1989年10月,砖厂老板把经营重点转到了房地产上,准备转让砖厂。潘石屹对李勇说:”老弟,我想把砖厂承包下来,你干不干?“李勇连忙摇头”潘哥,我们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你又要折腾啊!“潘石屹说”我们来海南不就是寻找机会的吗?承包砖厂就是不错的机会。你不干,我也要干!“李勇不好意思再拒绝了:”我不投钱,只帮你做事。到时赚得多,你就多给我点儿工资:亏了,算我白干。“

两人找到老板,通过一番谈判,以每月8000元承包了砖厂。承包后,潘石屹把砖厂经营得更加红火,第一个月交了承包款后,还净赚1万多元,给了李勇1000元工资。很快,砖厂员工从最初的10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每月赢利两三万元,李勇的收入也涨到了两三千元——这在当时可是老板级的待遇啊,李勇乐得像做梦一样。

然而,1990年初,海南经过迅猛的大兴土木后,房地产市场跌入低谷,红砖卖不出去了。坚持两个多月后,潘石屹低价处理了所有砖瓦,勉强付清了员工的工资。这次打击让李勇变得很消沉,他一个劲儿埋怨自己:明知道潘石屹过不了安稳日子,为什么要跟着他瞎折腾啊!此时,潘石屹站在砖厂门口和手下员工一一道别,最后一个员工离开后,他泪流满面。晚上,他提了瓶白酒对李勇说”老弟,我们今晚一醉解干愁,酒醒后重新开始!“那晚潘石屹醉得一塌糊涂,第二天中午才醒来。他看到李勇还在发呆,说:”不要伤心了,经历过,失败过,才能成功……“李勇想,你说得轻巧,这次我可亏了上万元,你亏了好几十万呐!当潘石屹说要再出去闯荡时,李勇摇头说,”我不愿再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那是1990年8月25日,两人在破败的砖厂握了握手,互道珍重后便分道扬镳。

李勇开始在海口一家建筑工地上干活,每月200多元。1993年5月,仍在建筑工地打工的李勇在大街上碰到了潘石屹。潘石屹请他到附近一家饭店吃饭,席间告诉李勇,自己和几个合伙人贷款500万元,以2000元/平方米的价格买了8栋别墅,准备高价转手卖掉。李勇目瞪口呆:”潘哥,500万呐。万一亏了,一辈子就完了!“潘石屹笑道:”老弟,你不必为我担心。我即使失败,也是轰轰烈烈地失败!“

当时的李勇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此后的潘石屹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李勇来到北京建国门外的SOHO工地上做小工,当他听说SOHO的老板是潘石屹时,内心顿时掀起狂澜如果一直和潘哥在一起,自己怎么可能还在工地上卖苦力l他心中涌起一阵冲动,想去找找昔日的潘哥,但犹豫再三,最终没有去。他和潘石屹的交情,只能让他在打工之余独自回味了。

”以前我觉得潘石屹的成功很偶然,可是仔细想想,每当在生活的岔道口,我只图安稳,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潘石屹虽然看起来像是在瞎折腾,但每一次的折腾都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最终折腾成了亿万富翁……“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人生成败故事经典(通用多篇)范文。

《人生成败故事经典(通用多篇)(全文共599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